一、筛查
结核病筛查需要做体格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、病原学检查、免疫学检查、血液学检查等。
1.体格检查。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胸部,以及支气管内是否出现喘鸣音,同时可以利用听诊判断呼吸音是否减弱。
2.影像学检查。通常是给予磁共振检查、CT检查、X线检查等,利用影像学检查可以直接判断局部是否发生病变,主要是检查肺部、胸部等。
3.病原学检查。主要是给予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,用来判断痰液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,以此判断结核病。
4.免疫学检查。通常是给予结核菌素试验,利用该项检查能够明确诊断机体中是否存在结核分枝杆菌,从而判断结核病。
5.血液学检查。主要是给予C-反应蛋白、血沉检查,结核病在活动期会导致机体炎症明显上升,从而促使C-反应蛋白和血沉明显增高,通过该项检查能够初步排除结核病。
二、管理随访
1、对发现的结核病患者,应立即安排完整的诊断,确定病情类型,并实施抗结核治疗。
2、根据病情,安排患者住院治疗或实施家庭隔离医学观察。3、开展针对性的抗结核药物治疗,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,避免药物滥用和滥用。
4、定期检查患者病情变化,检查肺部X光片,确定病情稳定或进展。
5、定期随访患者,监测并调整治疗方案,以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并完成治疗。
6、及时发现和治疗结核病患者的并发症,以防止病情恶化。7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,帮助患者接受治疗,建立信心,积极配合治疗。
8、针对结核病患者应实施家庭接触者的结核检查,若有症状应及时安排治疗。
9、加强结核病的预防,宣传正确的预防知识,帮助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物,避免滥用药物。
10、实施结核病防控策略,加强社区的卫生检测,及早发现结核病患者,采取有效措施,减少结核病的传播。